13989999242(同微信)

西藏用牛糞裝修的豪華餐館,你敢進去吃嗎?

日喀則大體處於喜馬拉雅山系中段與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間,南北地勢較高,其間為藏南高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日喀則地形複雜多樣,基本上由高山、寬穀和湖盆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日喀則這裏有一座奇怪的餐館,居然是用牛糞弄得牆面,想必這樣的建築聞所未聞吧!

餐館的一扇藏式窗戶,周圍全是幹牛糞。藏式窗戶周圍一般都用黑漆刷成梯形,是模仿牛角的形狀,有避邪的作用。

餐館裝修豪華,不乏現代氣息。而右邊整整一面牆上卻全部用牛糞裝修,挨著牆邊甚至還擺著一排用口袋裝著的幹牛糞!我們不禁要問:用牛糞來裝修餐館,客人怎么用餐啊?!

“吾爾多”指的是牧民用於放牧用的鞭子,吾爾多廚房,意思就是“牧民家的廚房”。草原上的牧民們當然是天天跟牛糞打交道啦,所以用牛糞裝修餐館,也就可以理解了。

走進大門,就可以看見現代與過去相交融的裝修風格。右邊就是餐廳。

在西藏, 牛糞在藏語中稱之為“久瓦”,“久瓦”在西藏作為燒茶做飯的燃料已有千年的曆史。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廣大農牧民至今視其為最佳的燃料。“長期生活過的西藏,牛糞的處境和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它不僅是生產中的肥料,生活中的燃料,更是民俗節日中的吉祥物,藏人心目中的好寶貝。民間有句諺語:“一塊犛牛糞,一朵金蘑菇。”

西藏牧民家裏常用的一種灶,燃料當然就是牛糞。其實由於西藏氣候幹燥,牛糞風幹之後是沒有異味的,用牛糞生火反而有一種淡淡的清香。

坐在藏式風格的餐廳裏用餐是一種享受,仿佛是在感受西藏民間的藝術。在這裏,你完全忘記了門口的幹牛糞,而是沉浸在濃鬱的西藏氣息之中。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點風格各異。細細研究藏餐,大致可分為四大風味:以阿裏、那曲為代表的羌菜;以拉薩、日喀則、山南為代表的衛藏菜,也叫拉薩菜;以林芝、墨脫、梓木為代表的榮菜;以過去王家貴族及官府中的菜肴為代表的宮廷菜,共有200多種。

這是“吾爾朵廚房”的特色菜。

“衛藏菜”是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區使用的飲食。主要是農區或半農半牧區風味,其特色是:取料廣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還有各種農作物。因此葷素配合得當,工於火候,調味以鮮鹹、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較豐富,重於煮、炒、燒、燜、炸。如:蘿卜燉牛肉、手抓羊肉等,以秋瑞(奶豆腐)、生牛肉醬以及粥類而著稱。

牆壁上帶有宗教氣息的裝飾

餐廳內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藏族人家裏的日常用具,相信主人收藏這些民間生活用品一定花了很多工夫!而且在二樓還專門有一個博物館,供客人參觀,感受西藏民間文化。

在西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這樣的青稞,青稞也是很吉祥的,祈求五穀豐登之意吧。

藏餐有著悠久的曆史,其主要食品具有食療的功能,比如青稞,藏醫典籍《日珠本草》將其作為一種重要的的藥物,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據權威機構統計,在西藏廣大農牧區痛風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僅為0.01%,這與長期食用糌粑有關。而藏族人把青稞稱為養育眾生之母後,經加工後的糌粑被視為她的無價長子,把青稞酒稱之為滋補身心的甘露妹子。

再如犛牛,為青藏高原特有,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而寒,終年棲息於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嶺,山間盆地、高寒荒漠草原等環境中。雖說早已被人馴服,但生活環境、所覓食物與野犛牛完全相同。犛牛全身都是寶,從角、骨、骨髓、舌、喉頭、心、膽、汁到血、肉、皮毛,不同的部位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被世人稱為高原之寶。

再如酥油,是一種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油脂,藏族將之稱為“生命油”、“油脂之精華”,是高原人每日要食用的東西。不同的酥油有不同的功效,犏牛酥油能調理身體,黃牛、山羊酥油則涼息風熱,犛牛、綿羊酥油性熱,能祛風寒。

這是土豆包子:先將土豆煮熟,然後去皮搗爛,和上面粉,做成這樣的包子(裏面包的是牛肉),然後用油炸熟。

這是日喀則的特色小吃,面疙瘩,有點像小型的包子(但是皮很厚),裏面包的是牛肉。

在內地許多人的心目中,牛糞又黑又髒,形象醜陋,難登大雅之堂。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子,嫁給一個老實憨厚的丈夫,人們便扼腕歎惜,用“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來形容,牛糞的地位由此可見! 在西藏的牛糞卻比金子還金貴。想必,看了以上小編的介紹,大家對西藏日喀則的豪華牛糞餐廳更是好奇向往了吧!

200人喜欢
分享到:

西藏定制旅行

讓西藏旅行更簡單

自2005年起 十幾年耕耘西藏旅遊

已有2萬多遊客選擇域龍旅行

好評率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