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9999242(同微信)

圣地西藏,來一場祈福賞景之旅!

在眾多人的心目中,西藏是一塊福地,很多信徒和旅行者紛至沓來,感受這塊圣地的一方山水,沾一些圣潔之氣。三月正式西藏春意開始的時候,去林芝看桃花,去西藏祈福,去攝影,都是一個好的時間段。加上今年的西藏,從2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所有A級景點都免費及其它優惠活動,游客可以花最少的錢,賞最美的景,來一場祈福賞景之旅。

卡定沟游客

【風馬旗祈福】
經幡即是風馬旗,又稱為呢嘛旗、祈禱幡等,或音譯為隆達、龍達,因布條上畫有風馬一只,寓意把禱文藉風馬傳播各處,故得名“風馬旗”。

西藏风马旗

在山最高處,在埡口之間,層層疊疊地掛足了經幡,滿山滿坡地爬滿了經幡,印著經文圖像的經幡在陽光大風下翻飛,透過陽光,能看到經幡上的經文起起伏伏,透著光彩。這樣極有神秘宗教意味的景象只有藏地才能看到,無論行走在藏地何處,總能在山最高處風水極佳的地方看到經幡陣或者經幡塔,也因為顏色鮮艷燦爛,經幡成了攝影愛好者最喜歡拍攝的題材。

懸掛的經幡通常五色為一組,數組為一掛。據說風馬旗結得越長,掛得越高,運氣也就越好,所以山頭峽谷之間的風馬旗,有的可以長達數百米,在風中發出巨大的聲音,為天上的神佛送去人間的祈禱,經幡顏色分別為:藍、白、紅、黃、綠,由此代表藍天、白云、火、土地和水。

西藏经幡

實際上風馬除了這種表現形式,尚有另一種形式,我們稱之為“撒隆達”。之前提到的經幡通常是一種織質品,主要用于懸掛,而現在提到的是印制在紙上,我們為了區別開,漢語里通常用經幡和隆達兩種分別稱呼,其實在藏語里都是“風馬”的意思。

紙印風馬片,印在藍、白、紅、綠、黃色紙上。可作為供奉物成組懸掛或張貼于室內外。在佛事的祭祀祈禱以及煨桑祭獻時,人們拋撒紙印風馬片作為吉祥物,也稱“放風馬”。在新年時,藏族人家會家家戶戶更換新的經幡以祈求平安順遂,所以每逢藏歷新年前夕,總能看到賣經幡的商人游走在街頭售賣五彩經幡。

西藏纸印风马片

不論是掛經幡還是撒隆達,風馬都是藏族人最信賴的人神之間溝通的通道,大風起兮,風馬上的經文一遍遍地傳送給天上的神明,虔誠的人們篤定神會感受到我們的祈禱。

【酥油燈祈福】
藏傳佛教供佛都用酥油燈,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征,早在古代的時候,燈就作為十種供養品之一。人們希望通過燈照射出來的光亮,能夠燃起我們心中的燈。一盞盞酥油燈,傳達著信徒無限的虔誠和祈禱,大多數用于寺廟或者用來虔誠祈禱的地方,從而讓活著的人和神靈得以交流和溝通。在拉薩,很多人會受人之托去寺廟里替遠方的朋友點上一定數量的酥油燈,以祈求安康幸福。

西藏燃灯节3

在藏族人心中,酥油燈是藏傳佛教的信物,被認為是生者與死者、凡人與神佛之間的交流之燈,可以照亮死者的道路,可以讓神佛與人直面;尤其在做法事時,酥油燈是以備之物,以引領真佛光臨;在寺廟時,酥油燈要長明,是對佛的最好供奉方式之一。

扎基寺酥油灯

在佛前供一盞酥油燈祈愿老人健康長壽,家人朋友吉祥平安,家庭幸福快樂,那淡淡的酥油香抵達人心,瞬時間將世俗的煩惱和憂愁都融化了,酥油燈跳動的火光承載著人們虔誠的祈禱和美好的祝福。

【瑪尼石祈福】
在西藏你一定會在當地的山口、關隘、江畔、村落、牧場、城鎮、圣跡附近,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壘置成的素樸祭壇——瑪尼堆,藏族同胞也稱之為曼札或石供。石供最直接的意義有兩個,一是祈福;二是供人們轉經禮拜,以隨時匡正自己的思想行為。

西藏瑪尼堆

藏族先民靠山吃山,磨石斧以狩獵,鑿石鍋以煮食,壘石屋以避寒,佩石墜以驅邪,如此維系著長久不衰的巨石崇拜與靈石崇拜,他們認為任何一座山峰都有神靈。因而居住在這座山上或山下的藏族人就自然地將此山神奉為部落的保護神,有的甚至當作自己部落的祖先之神來供祭。“瑪尼堆”是信眾們對原始神靈,主要是山神、戰神的崇拜之地,是人與神進行對話之所在。散見于西藏各地的摩崖石刻與瑪尼石堆,便是這一古老信仰習俗流變的具體體現。

西藏玛尼石

同時,無論是瑪尼石還是瑪尼堆,都曾經作為路標而存在,這高原地帶地廣人稀,過去人們進行遠足時,在不熟悉的路段經過岔路口或者是山間時均無法判斷方向,人們就將瑪尼石放在旅行和轉經的山口、路口和拐彎處,以幫助人們辨別,因此瑪尼石兼具了指路和與神靈溝通的雙重功能。

現在正式恰逢新年期間,你正好可以在藏地找一個山清水秀之處,為你自己和家人朋友堆一個瑪尼石堆,祈禱平安健康。

6人喜欢
分享到:

西藏定制旅行

讓西藏旅行更簡單

自2005年起 十幾年耕耘西藏旅遊

已有2萬多遊客選擇域龍旅行

好評率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