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有一座與布達拉宮遙相呼應的宗教聖殿——扎什倫布寺。這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不僅是歷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更是後藏地區的宗教、文化與藝術中心。當您踏進這片佔地15萬平方公尺的建築群,將會感受到五個世紀積澱的信仰力量與藝術輝煌。本文將帶您深入探尋這座聖殿的歷史脈絡、建築精華與旅行實用資訊。
一、扎什倫布寺的歷史淵源
扎什倫布寺的歷史可追溯至1447年。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供奉釋迦牟尼佛像與彌勒佛像,在當時的後藏統治者支持下開始建寺。歷經十二年修建,這座最初名為「康建曲皮」(雪域興佛)的寺院,成為格魯派在後藏的根本道場。
歷史轉折點:
-
1601年: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受請住持,開啟班禪系統駐錫歷史
-
1713年:清康熙皇帝冊封五世班禪,確立政教地位
-
1791年:乾隆派軍擊退廓爾喀入侵,設立金瓶掣籤制度
-
現代重建:文革期間受損,1980年代在十世班禪主持下修復

扎什倫布寺
二、扎什倫布寺的建築格局
扎什倫布寺的建築順應山勢,殿宇疊砌,蜿蜒逶迤,形成獨特的「寺城」景觀。整個建築群分為教學、修行、生活三大區域,融合藏式傳統與漢地元素。
核心建築群:
1. 措欽大殿(大經堂)
-
寺內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447年
-
48根立柱支撐的宏偉空間,可容納2000僧侶誦經
-
必看:一世達賴親塑釋迦牟尼像、宗喀巴師徒三尊像
2. 歷代班禪靈塔殿
-
四世班禪靈塔:首座班禪靈塔,耗費黃金80公斤
-
五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東陵扎什南捷):十世班禪主持修建
-
十世班禪靈塔:1993年建成,鑲嵌寶石868顆
3. 強巴佛殿(彌勒殿)
-
世界最大銅佛殿,1914年由九世班禪修建
-
強巴佛像高26.2米,耗用黃金279公斤、銅11.5萬公斤
-
建築設計獨特,佛像頭部直達殿頂第三層
4. 展佛台
-
台高32米,底寬42.5米,建於1468年
-
每年藏曆5月14-16日舉行展佛節,懸掛巨大唐卡
5. 辯經場
-
僧侶日常辯經場所,鋪滿白色鵝卵石
-
下午三點後可觀看辯經活動

西藏紮什倫布寺跳神
三、扎什倫布寺的藝術珍寶
1. 雕塑藝術
-
強巴佛銅像:工藝精湛,表情慈祥
-
歷代班禪銀像:寫實與神性完美結合
-
檀木雕釋迦牟尼像:寺內最珍貴文物之一
2. 壁畫唐卡
-
措欽大殿《宗喀巴師徒三尊》壁畫
-
班禪宮殿《十二世班禪生平》系列唐卡
-
明代絲質唐卡《無量壽佛》
3. 宗教法器
-
清代金本巴瓶(金瓶掣籤所用)
-
九世班禪時期鎏金香爐
-
明代刺繡經幡

紮什倫布寺俯瞰
四、扎什倫布寺的實用旅行指南
最佳造訪時間:
-
5-10月:氣候溫和,氧氣充足
-
特殊節日:藏曆1月15日(酥油花節)、5月14-16日(展佛節)、8月3日(跳神節)
行程規劃建議:
-
基礎參觀:3-4小時(核心殿宇)
-
深度體驗:6-8小時(含僧舍區、轉經道)
-
建議路線:措欽大殿→班禪靈塔殿→強巴佛殿→展佛台→辯經場
交通方式:
-
從拉薩出發:火車約3小時/汽車約5小時
-
日喀則市區:公交1路直達/出租車15分鐘
-
自駕提示:寺前有大型停車場
門票與開放:
-
旺季(5-10月):100元/人
-
淡季(11-4月):50元/人
-
開放時間:9:00-17:00(16:30停止入場)
五、扎什倫布寺的文化禮儀與注意事項
參拜禮儀:
-
順時針方向參觀(轉經方向)
-
殿內脫帽、摘墨鏡,不高聲喧嘩
-
不觸摸佛像與法器
-
供奉可隨緣,無強制要求
衣著要求:
-
不穿短裙、短褲
-
建議舒適平底鞋(需大量步行)
-
備防曬裝備(高原紫外線強)
高原適應:
-
日喀則海拔3836米,避免劇烈運動
-
寺內台階多,緩步慢行
-
隨身攜帶飲用水
六、住宿與美食
住宿選擇:
-
高端:日喀則希爾頓酒店(距寺3公里)
-
特色:藏式民宿(體驗傳統生活)
-
經濟:市區快捷酒店
美食推薦:
-
寺外茶館:甜茶、藏麵
-
市區餐廳:氂牛肉火鍋、糌粑
-
特色小吃:酥油糌粑、青稞酒
七、深度文化體驗
佛事活動觀禮:
-
清晨誦經(6:00-8:00)
-
下午辯經(15:00-17:00)
-
法會日期(需提前查詢)
學佛體驗:
-
短期佛法課程(需預約)
-
轉經筒體驗(寺外商店可請購)
-
瑪尼堆祈福(寺後轉經道)
扎什倫布寺不僅是一座寺廟,更是一部活的歷史。當您漫步在斑駁的石板路上,聽著風中飄揚的經幡聲,看著虔誠信徒轉動的經筒,會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穿越時空。這裡的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畫、每一座靈塔,都在訴說著五百年的修行故事。願這份攻略助您開啟一場心靈之旅,在後藏的陽光下,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力量。












